追溯平定黄瓜干生产时间,可到明洪武年间,这种以最原始的脱水干菜手工传统技艺制成的黄瓜干,曾经被康熙、乾隆都赐过名,并成为皇室贡品天津抓龙筋会所,也是研究当地农耕食品文化与技艺不可或缺的活化石。
《平定县志》记载:“黄瓜干主要产于县城西南的后沟和河头两地。明洪武年间开始生产,清乾隆后逐渐盛行。产品除供本地外天津抓龙筋工作室,少量销往京津等地,还是地方官吏岁岁敬献皇室的贡品,故有‘龙筋’之称。”!
清代李玉书《梦花堂丛集》记载,当年康熙西巡,驻柏井驿,用黄瓜干压酒,虽饮酒过量而不醉,便下御书赐名平定黄瓜干“碧雪”,并定为贡品入宫。
清乾隆年间,乾隆巡视平定,吃了黄瓜干后也觉得好吃,便叫它“龙筋”。说出后又觉不妥,于是,乾隆稍加思索,又把“龙筋”改称“龙巾”,并将亲笔御书“龙巾”二字的龙票赐给后沟村做黄瓜干最好的李家,并特封后沟、河头两村专种北京鞭杆黄品种的鲜黄瓜天津抓龙筋会所,将加工好的黄瓜干作为贡品,“龙筋”黄瓜干由此成为平定古州的一大名品。至清朝道光十七年、李家第九世传人李瀛安时,因其进贡的黄瓜干品质优良,获平定州府嘉奖书写“皇恩浩荡”的金匾一块(此匾于2006年丢失)。乾隆所赐龙票由李家第十三代传人李桂森保存至1958年也意外丢失。
平定黄瓜干制作的传统纯手工技艺已传承了400多年,它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科学基因与民食文化价值,可谓珍贵的历史遗产。1993年天津抓龙筋按摩,后沟村村民委员会注册了“龙筋”商标;2014年5月,平定“黄瓜干制作技艺”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天津抓龙筋按摩